黄天才藏扇:或感人 或有趣 或悲壮
摘要:
黄天才所收藏的成扇,充满丰沛内涵,那深邃的文化性,使得“善哉扇斋”的每一把成扇,都蕴含着或感人、或有趣、或缠绵、或悲壮的故事,既具有艺术性,又具备历史文献价值
原标题:善哉扇斋——黄天才藏扇
“四大名旦”书画扇四件
齐白石 辛巳(1941年)作 书画合璧扇
扇子在中华有悠久历史,少说也有三四千年。但今天收藏家所喜爱收藏的书画扇,却并不是古老传统中那些用来扇风取凉的扇子,而是从日本、朝鲜传来,盛行不过四百年的折扇。 折扇是日本人根据蝙蝠翅膀开阖原理而创制的。据历史记载,早在北宋时期,即从日本、朝鲜先后传入中国,最初只是极少量地当作贡品输入,未受到注意;到明中叶,据说皇帝见到这些东洋贡品,感到兴趣,遂发交宫廷工匠研究仿造,在精益求精,不断改良后,使之更适用、美观、轻便,而广获人们喜爱。清中叶后,折扇的制作达到巅峰,成为一项包括多方面艺术创作的精致艺术品,以至民国三十年代的书画名家,几乎皆曾在折扇上有过题字作画的经验,上层社会更是人手一扇,其艺术价值远超过实用价值。张大千曾说过:“在文人社会中,扇子并非是用来搧风取凉的,如果为了搧风取凉,何必要请名家来写、来画扇子最重要的作用,是代表持扇人的身份。手持一把扇子,字是谁写的,画是谁画的,扇骨是谁刻的,别人从扇子上就能看出持扇人的身份、地位,比现在用名片有效多了。”
黄天才,是资深新闻人,是作家,是收藏家,是鉴赏家;在台湾艺文圈,风趣、健谈、交游广阔,平易近人,热爱文化;丰富多姿的生活,豁达开朗的性格,广博多元的学识,成就了黄天才在书画成扇收藏领域中独树一帜的特殊风貌。在收藏界,黄天才对“成扇”情有独钟,由于他的学识、地位、交游和个性,在收藏观念上绝不等同于一般的书画或扇画藏家,黄天才所收藏的成扇,充满丰沛内涵,那深邃的文化性,使得“善哉扇斋”的每一把成扇,都蕴含着或感人、或有趣、或缠绵、或悲壮的故事,既具有艺术性,又具备历史文献价值,例如袁克文在一把成扇上写道“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抒发他对父亲袁世凯称帝时的感怀,而为此诗句,袁克文触动袁世凯皇帝大梦的敏感神经,因而遭到父亲的软禁,这段史实,即在这把黄天才所收藏的袁克文书法扇中,增添了更多父子情仇的无奈。
黄天才与1949年渡海来台的诸多前辈书画名家交情匪浅,如于右任、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江兆申、吴平等,都是黄天才在书画鉴赏和收藏上的良师益友,更由于黄天才长年担任中央社驻日本特派员,这些前辈书画家们无论画材采购、作品交流、收藏机会,黄天才都起了关键性的桥梁作用;如张大千传世绝笔《庐山图》,从画绢订制到李海天订购此作的过程,都与黄天才有直接关系。
黄天才是张大千中晚年最重要挚友,他在1998年所出版《五百年来一大千》,堪称了解张大千中晚年艺术创作与生活点滴最权威、最可靠代表作。张大千晚年定居台湾后,黄天才与沈苇窗、羊汝德、徐伯郊因与大千交谊深厚,被称为“摩耶精舍四大护法”,当年一般人未通过四大护法的许可,是进不了大千之门的。
黄天才自从开始收藏成扇之后,更扩大了交游面,使他的珍藏在台湾艺文圈和收藏界声名大噪;1984年5月,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千扇展,即由黄天才发起,向知名藏家征集了千把成扇;当时,日本有一位女参议员“扇千景”,由于名字与展览名称巧合,黄天才与她熟识,便邀其来台参与此项展览活动;这位扇千景女议员来头不小,毕业于宝冢剧校,是日本少见的美人,当选过多届参议员,2002年当选为日本参议院议长;当时邀请扇千景来台,也印证了黄天才在海内外的交游层面。而后,1996年台北历史博物馆又办过一次“扇的艺术”展览,黄天才仍是分量最重的展品提供者。
1994年,台北苏富比春拍举办了一场张学良珍藏书画的“定远斋”专拍,黄天才在这次专拍中也标得了数把佳扇,而当时社会上有部分舆论认为张学良的藏品应捐给台北故宫博物院,黄天才即召集诸多收藏家,呼吁不需捐给博物馆,因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已拥有太多珍藏,应让民间也能从书画文物收藏中体会历史文化与艺术的精髓,明确地表达出民间收藏应更需要在民间流通的普世性的重要。
2005年,北京诚轩推出“善哉扇斋——黄天才藏扇专拍”,黄天才在这次专拍中也标得了231把佳扇,如于右任、张大千、溥心畬、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张君秋、金少山、俞振飞、李少春、黄桂秋、丰子恺、俞振飞等,蔚为一时轰动。
黄天才收藏陈扇有数十年经历,摸过看过的扇子数以万计,收藏最多时有700把陈扇。这些扇子被他分门别类归入不同主题,如梨园名伶、历代状元、佛教造像、历史典故、名家山水等。像这样有研究精神的藏家,台湾还有不少,他们因为爱好和兴趣而进入收藏,这种研究精神也提升了他们对收藏的认识。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