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热点 > 正文

工农代用券:近代经济史的珍贵文献史料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03-22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王东峰

摘要: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为挽救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决定自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金圆券,发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1948年10月11日,国民政府又公布《修改金圆券发行办法》,取消发行总额的限制。


  原标题:建国初年的工农代用券


工农代用券:近代经济史的珍贵文献史料


  图示为笔者收藏的琼崖(即今海南省)临时人民政府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八日发布的“印发工农代用券色样布告”,内容如下:

  “国民党反动政权已土崩瓦解,伪金圆券已变成废纸。因而一切商民交易陷于停滞,本府为适应广大人民需求,以正副主席署名印发壹角、五角面值光洋代用券,以利人民交易。本府名称已改为‘琼崖临时人民政府’,故印发光洋代用券上面所印本府之名称已是琼崖临时人民政府,不再是民主政府。易为简便,今后B字头号码起壹角代金券之下行码亦将删去,背面之红印亦行省除。凡我琼之各界同胞,务宜辨别真伪,倘发现有伪造者,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严加纠办。”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为挽救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决定自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金圆券,发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1948年10月11日,国民政府又公布《修改金圆券发行办法》,取消发行总额的限制。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高达一百三十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六万五千倍。票面额也越来越大,从初期发行的最高面额一百元,到最后竟出现五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滥发金圆券造成恶性通货膨胀,造成金融市场崩溃,流通不到一年即形同废纸。解放战争结束后,伪金圆券依然在全国许多地方流通使用,疯狂掠夺着人民的财产,造成各地临时人民政府财政极端困难。为了稳定当地的金融物价,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弃用伪金圆券,而代之以“工农代用券”等临时货币,以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这张布告的内容,就是琼崖临时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印行“工农代用券”的时代背景、代用券的职能、面额、色样及严厉打击伪造代用券违法犯罪等。

  这件文物品相完好,又是研究近代经济史的珍贵文献史料,因而具有较高的收藏鉴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