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那 时 他 的 灯 照 在 我 的 头 上,我 借 他 的 光 行 过 黑 暗! 郭全红
暗夜—郭全红艺术作品展
策展:王勇
艺术家:郭全红
展览主办:北京梅地亚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 北京通州宋庄小堡宋庄古玩城路口向西200米
开幕酒会: 2017年12月24日(周日)15:30
展览日期:2017年12月24日-2018年元月8日
艺术家简介
郭全红
1968年9月生人,职业画家,1992年入住圆明园画家村,1996年入住宋庄画家村,艺术家.独立策展人,北京遇见四合院美术馆馆长,北京新新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世界和平艺术家联盟.中国区主席。
展览
中日秋季油画展、1992
北京贵宾楼双人艺术画展、1994
中国艺术博览会、1995
德国画廊展1997
香港红门艺苑三人画展2000
百年画廊联合展2007
当代美术馆自画像展2013
俄罗斯国家美术馆艺术展2014
99美术馆联展2014
第1届艺术未来—中山展2014
回归生命的本真—北京当代油画个展2014
法国巴黎艺术联展2014
艺术本相---从文艺复兴到中国艺术当代2015策展
北京梅地亚和平盛典2015策展
ART中国年艺术展 2015年
法国70和平艺术盛典 展览荣获奖金2015年
当代美术馆无空气不艺术.装置 香港收藏 2015年
第2届艺术未来—中山展2015
欧美同学会---此岸.彼岸当代艺术邀请展2016年策展
北京当代油画艺术个展--归来2016年策展
中国潍坊双年展2017
那 时 他 的 灯 照 在 我 的 头 上,我 借 他 的 光 行 过 黑 暗!
作为一位艺术家,郭全红以北京做为重要的基点,从圆明园到宋庄艺术区到国际舞台,没有间断的一直坚持对艺术的纯真热情,敏感的关注着艺术的发展。在几十年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又看过了诸多的社会现状,还有各种艺术形态的演变。意识形态的纷纷扰扰,不管哪一种现象都引导艺术家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道路。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气质,在他所有的作品里总是流淌着忧郁的气息,早期作品的多样性是对外界认知的各种突围,表明了不同时期内心的矛盾纠结。时间与坚韧是智慧的结构,走过了所有的风景终要沉静,岁月是一种力量,在梦想中沉淀在现实里过滤,成熟后的他开始梳理自己的思路,让作品回归平静而更贴近自性,对艺术的理性思考终于淡然地走进了自己的生命。
不论是哪一种材质的艺术表现对艺术家而言都是个完整的体系。纸在绘画中是个重要载体,水的不可控制性产生的偶发效应形成东方文化重意不重形。中国的纸本艺术从近代开始一直都不断的突破,就艺术形态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语言表达和视觉感受的推进, 另一方面是视觉作品背后所产生的价值观和文化属性,人文诉求的反应从国际化的视角来看是趋势,西方的价值观对人性的分析更贴切。而郭全红正是在分析了所有的艺术领域后开始苦苦思索不停地改变也不停地寻找,这次他以全新的艺术姿态出现,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带有实验味道的纸上作品,意识高度极强地超越了所有我们能看到的当下平面绘画,或者不能简单的以水墨来归纳他的作品,一切中国画的皴擦点染等技法都撇弃,但艺术精神却屹立起来。画面色调凝重通透、形象生动,如果说他的油画作品具有种沉重的忧伤那么在纸上作品里又多了层诗意的浪漫,他将古典油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在笔墨的层层渲染下透着神秘的金色般的光芒,人的形态与精神应然而起,看似轻盈随意的画面结构透着浓浓的复古情怀,他以心理学为中心的审美意识和独立价值观在画面完整地体现出来,即以人为核心对世界的思考。
他近期的纸上作品延续了一贯的静默状态,正如他在作品里的人物,总是孤单的伫立着,是内心自我审视也是保持自我的态度。情欲纠缠是苦,即使是男女相拥、表现同性爱恋的人体,也看不到显而易见的喜乐,情色也淡然了,人性的拥挤、身体的亲密关系依然透露着彼此的疏离,个体差异性必然导致精神的孤独感,而每一个灵魂的孤独感又在无望的呐喊。在几幅带有宗教感的画面里能体会到这种极富悲天悯人的情怀,神性的出现就是思虑的显现,人的精神比肉体更加脆弱敏感,神性的召唤其实是自我挣扎的目标,他总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出来支撑,不远不近,不离不弃。信息社会的复杂性导致人性出走,这个年代也是精神被残酷考验的时期,在沉沦中挣扎,迷茫里思索。余华在其小说里体现了生比死亡更残酷,《鲜血梅花》,仅仅标题就非常深刻的概括了活着的本质,生如鲜血更凝重、如梅花之更灿烂。这正是郭全红艺术的表述,对生活对爱的理解,他以沉默反抗物质世界的压迫,以执拗的认知追忆真理的实相。
所以他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全新的艺术面貌,更多的是作品带来的深刻体验引发观者去解读。他的艺术精神是平淡有温度的,也以这种态度来面对画面,用质朴真实的手段去塑造感动内心的艺术世界,他的艺术理念是最纯粹的也是最真实的心灵回归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