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年3月11日下午3点,艺术家邵译农个展《惊蛰》在无忧艺术空间开幕,近些年邵译农以个体的形式创作了多件大型的装置作品与架上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脉络上,依然延续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心理空间的关照,此次展...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2018年3月11日下午3点,艺术家邵译农个展《惊蛰》在无忧艺术空间开幕,近些年邵译农以个体的形式创作了多件大型的装置作品与架上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脉络上,依然延续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心理空间的关照。 惊蛰,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春雷响,万物长”,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本次展览值此时节,无忧艺术空间非常荣幸地邀请艺术家邵译农作为开年首展 ,以艺术为源,震响春雷,启蛰万物。
此次展览总策划、麓美术馆馆长吴永辉开幕式致辞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福明开幕式致辞
无忧艺术空间负责人/策展人李丹霓致辞
艺术家邵译农开幕式致辞
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他所创作的架上绘画系列作品《天上人间》,版画系列《自然之物》和装置作品《一而二,二而一》,三件作品虚实相对,象理相合,形成奇妙的对应关系。体现了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哲学、美学、宗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东方当代艺术的视觉和观念的把握。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福明接受媒体采访
策展人/无忧艺术空间负责人 李丹霓接受媒体采访
艺术家邵译农接受媒体采访
我没有要求我的的作品一定要有独创性,却要求它独立,要有空间,有空间接受时间的检验,能任人神游,也能隐藏自己。—— 邵译农
邵译农近些年一直专注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当代艺术的创作路径,其艺术思想之丰富、深邃,在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家中鲜有能出其右者。在其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他着重对民族历史与文化政治的关联的进行总结与梳理。作品“大礼堂”和“米字计划”等都是关于这一议题的典型作品。零六年以后他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体验和形而上哲学观的思考,通过体验传统文化的精微奥妙,使他的创作兴趣逐渐回归到东方文化阴性本位中,开始了纯粹对传统文化积淀的思考和认知,邵译农的创作有赖于他不断进行的文化和精神性的思考,他会思考宗教、哲学、神秘主义和信仰等问题,喜好探索人与宇宙的关联。他对于当代生活的哲学思考让他的作品在物质形式和精神感知之间建立了奇妙的联系。陆续创作了《道和门》、《天上人间系列》、《木本心》、《九枝文》、《如如之心》、《一而二,二而一》等作品。
艺术家嘉宾合影留念
艺术家嘉宾合影留念
艺术家嘉宾合影留念
艺术家嘉宾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由吴永辉先生担任总策划,青年策展人李丹霓女士策划,展览将持续至4月11日。
展览作品《天上人间》系列之一
展览作品《天上人间》系列之一
《天上人间》
云与东方人的心灵感受之间总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商代,云就被认为是上帝的使臣,从现存的甲骨文卜辞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祈求云神能给他们带来雨水,以保证农业生产有个好收成,人们会通过占卜,获知云神的需要,向云神燎祭牛羊,以换得风雨。而古时节气的变化与云的不同状态也息息相关,每个节令,云的形状不同,色彩不同,古人通过云的变化,来预测天气,也通过它来预测吉凶。而云在当下信息时代则给予了更多的启示和创造性,应用“云计算”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各种终端电子应用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都是以云端概念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
邵译农将自我的精神能量以彩云为媒介,一气呵成地灌注在绢布之上,力图构建一个空灵的精神空间,使每一个进入者似处于似真似幻神圣般的虚空之中。云图的状态处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混沌空无,变化莫测,蕴含着凝和势,包含着常数与变数的变化能量,使我们由一个角度转变到另一个角度,由外而内,由动至静,由实致虚,滋养灵性,启发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一而二,二而一》
作品“一而二,二而一”以至简的结构理念,选用乌木和枫木两种木质 ,用传统隼牟结构相连,消解可限定的边界,使其环环相扣,循环往复,一分为二,二合为一,以此阐述东方哲学思想的根本内涵。既东方民族看待世间万物存在的关系并不以是二元对立观念为划分:比如理性与感性的二分,在西方哲学中,理性一向比感性获得更高的评价。又或“存在”与“缺少”的二分,同样地,前者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远高于后者。这种常以阶级形式出现的“高等理念”,被视为一种推崇逻辑中心主义的西方社会的重要哲学思想。
作品“一而二,二而一”正是邵译农对这种哲学思想的省思,东方民族的哲学观念善于将宇宙万物中种种对立的关系以整体的状态去感知,任何一种状态都持续在动态转化的过程之中,彼此连续、分化、再交融。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好坏之分。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实则包涵着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终极目的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最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
展览作品《自然之物—上庸》 铜版 120×80cm 2014
《自然之物》
以每一个古地命名的“自然之物”用最原始简单的表达方式,将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人的自古审美趣味放入其中,使人为的选择与自然的生成相结合,体现对生命与自然的关照。
邵译农的作品并不是孤立的仅供审美愉悦的物件,他强调艺术的独立和精神意识的广度和深度,艺术实践源自于艺术家自我精神品质修炼的延展,通过艺术语言视觉化了东方人文内在的精神传统和文化体系的核心。艺术作为具有人类内在根源性的共通和宗教精神的源头,使其成为一种通用语言,去感知万物、连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启示着当下的我们。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发帖软件 www.teamczyx.com
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