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展览资讯 > 正文

深圳美术馆办展聚焦“线”的“传承与发展”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9-05-21 来源:中国艺术报

摘要: 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深圳美术馆主办、陈履生策划的“线:传承与发展——2019深圳美术馆当代艺术展”于5月10日至6月2日在深圳美术馆举办。

原标题:线:传承与发展



森林之歌(彩色稿) 1979年 祝大年



待渔归(版画) 1962年 杨讷维



三个小客人(纸本速写) 1979年 黄胄


线的物理形态不外乎长短、粗细、曲直这些基本的内容。一般意义上说,线可能表现为僵硬的物理状态,成为界定和限度;线也可能成为一种有情感的表现,其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不可预见性,表现为审美的独特魅力。中国艺术赋予线的审美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创造,而关于线的运用以及传承则积淀为中国绘画的传统。从帛画到壁画,从画像石到画像砖,从卷轴到扇面,线立定其骨骼,线成全其气韵,线演变为一种胸中逸气。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艺术萌芽时期在彩陶上的绘画就是用线来表现物象,哪怕是最原始的刻画,哪怕是寥寥数笔,都是用线建构起了中国绘画的造型基础。其传承与发展一方面建立起基本的审美规则,另一方面则是在不断的发展中丰富线的美学,其中“骨法用笔”就是审美和批评的标准之一。因此,不管是“曹衣出水” ,还是吴道子的“莼菜条” 、李公麟的“游丝描” ,甚至是高度概括的“十八描” ,线在中国绘画中有着标志文化形象和品格的重要性。马王堆的T形帛画、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都在线的基础上表现出画面所要传达的内容,同时线与渲染、设色配合,在渲染之后再用线来勾勒。而与线关联的流畅、顿挫、疏密、浓淡、凝重、飘逸以及丰富的变化,则是中国绘画审美中的一种专业指向。线又与画法的快慢、抑扬和节奏相关联,这是画家一直坚持赋予线独特魅力的终身努力。


线在中国绘画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深厚的传承关系,千古不移。可是,到了20世纪,西方美术教育传入中国,并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而普及,融合中西的时代大潮逐渐改变了中国绘画发展的时代流向,而新的时代审美也在契合时代的新的要求中,出现了颠覆以往的种种。如此来看,曾经是“千古不移”的“骨法用笔”也沦落到主流之外,而与之相应的传统文人艺术的审美更是一去不复返。那么,传统中国画在20世纪中期所遇到的时代问题,反映到线的传承与发展之上表现出诸多新的问题。线不仅在中国画中弱化,还遇到了西方速写中的线,因而在造型和表现中出现了新的变化,也有了新的作为。同时,又因为与传统的关联,线在版画、油画等其他画种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并成为“民族化”的一个标记,并有着多方面的表现。这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景象,构成了“新中国”“新艺术”的历史景观。


本次展览选取了20世纪中期以来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片段,旨在表现新的社会与新的教育背景下的一代画家在线的使用和线的创造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以显现作为中国绘画核心语言的线的传承与发展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审视传统在变异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中国绘画独特性的内容和形式,以确立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独特性。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