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月10日至12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大美民间’中国花馍艺术节”在渭南举办, 620件来自全国各地的花馍作品亮相。
原标题:中国花馍艺术节在陕西渭南举办——传统面塑艺术展现民间“馍力”
花馍艺术节现场展出的花馍 吴京男 摄
在被称为“面食之乡”的陕西,一场“馍的盛宴”使距离西安不远的渭南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5月10日至12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大美民间’中国花馍艺术节”在渭南举办, 620件来自全国各地的花馍作品亮相。在渭南桃花源民俗文化园中,用面粉做成的艳丽的牡丹、红彤彤的寿桃、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等形态各异的花馍作品摆满了一个个展台。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花馍艺术家将自己专门制作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花馍作品带到了艺术节上,前来参观的人们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花馍,也称“面花” ,是中国民间传统面塑品,已有1000多年历史。“我们小时候,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过年过节,家人都会做各种各样的花馍,那时就特别喜欢这种花花绿绿的馍馍。 ”来艺术节参观的陈东振是一位“老陕西” ,聊到花馍,陈东振向记者说起了他遇到过的各种“奇形怪状”的馍馍,“在样式上,陕西很多地方的花馍都会有区别,尤其是近些年,花样越来越多了” 。
不只是在陕西,花馍流行于中国北方各个小麦主产区。今年50岁的冶生莲来自青海海东,在她的参展摊位上,摆满了她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小花馍。在青海,花馍被称为“花花” ,“小时候家里有了喜事,妈妈就会做‘花花’ ,我从小就看她做,不知不觉就看会了” 。从六七岁起,冶生莲就开始跟妈妈一起做花馍,直到现在,冶生莲一家的“冶氏馍馍”还是当地的一个品牌。
在冶生莲的摊位前,陈东振一边吃着冶生莲向参观者分发的一块块切好的花馍,一边跟记者聊起了他对于花馍的感情,“对于这些小馍馍,我是满怀深情的,这种感情不只是在吃的层面,小时候见到的那些花馍可能是我遇见的最早的艺术品。 ”
的确,在花馍艺术节现场看到形式多样又栩栩如生的花馍作品,很多人都会为它们精致的美感发出感叹。“花馍美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艺术化的典型代表。 ”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认为,花馍既是生活的,又是文化的。“花馍的生产道具、制作地点和使用场景都离不开日常生活,是‘土’的艺术。 ”
这一“土”的艺术,制作工艺却是复杂的。据花馍艺术家刘亚茹介绍,花馍的材料看似寻常,但制作过程中有擀、切、揉、捏、搓、挟、挤、压、画、点、染等多种手法,以及炸、蒸、烙、烤等烹饪技术。这种制作过程复杂的民间工艺品,也于2008年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非遗” ,也就有了传承的问题。“在展览现场,我问了好几个来参展的人他们制作花馍的手艺是从哪儿学来的,多数都说是从奶奶、妈妈那里学来的,可见花馍艺术是在民间代代传承的。 ”在花馍艺术节期间举行的研讨会上,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陶立璠说到了花馍的传承问题,在他看来,花馍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保护传承人、传承群体和传承的生态环境。
而现如今,在很多人眼中,花馍的传承“形势一片大好” :花馍不仅是民间家庭的“日用品” ,还成了商品。有媒体对山西某地的花馍市场进行了调查,报道中写道,“花馍的销售情况是一年比一年好,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上了这一乡土艺术” 。花馍这一传统文化的产物,正在当下展示着自己的“馍力” 。
在谈到花馍的商品化时,陕西省民协副主席、陕西省艺术馆副馆长修建桥表示,说起花馍,就离不开家庭的观念。“当花馍走向市场,成为商品,也就离开了家庭的环境,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规模化生产的市场之间,我们要把握好一个兼顾两者的度。 ”而陶立璠则认为,要保护好花馍制作技艺及其所处的生态文化环境,也要使其与现代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当下的生活中开花结果。“可以根据人们的具体生活需求或节庆日的需要,来进行小规模的作坊化生产。 ”
而对于冶生莲这样的民间花馍艺人来说,“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是他们最需要的。花馍艺术节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表示,多年来,中国民协对花馍艺术的文化传播与技艺传承十分关注,曾在山西、陕西等地举办过多届花馍艺术节。本次花馍艺术节的举办,必将使这一文化瑰宝更加发扬光大。据了解,本次花馍艺术节由中国民协、陕西省文联、渭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陕西省民协、渭南市文联、临渭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