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现场
华珊写经堂王承有先生“孝亲报恩”主题书法展于12月18日在北京国子监开展,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观展。
该展包括了“孝道”经典书抄作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书法长卷和将供奉于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的《法华经》长卷等十余个长卷作品。其中书抄作品汇集了以“孝经”为代表的儒释道、民间论“孝”的典籍20余篇,共计500余轴10余万字,分为三个部分:“永言孝思”(孝之理)、“以孝自牧”(孝之行)和“孝为至道”(孝之果)。作品全部以金色和银白色的楷书、隶书书写,字径从1.5厘米到10厘米不等,用字既有繁体也有简体,厚重生动并存,工稳流畅同在,从容不迫、气韵冲和,于静谧中孕育着勃勃生机,融碑帖于一炉,去馆阁之呆板而存其规范,去民间字之随意而保其素朴,亲切而庄严,既有魏晋写经的娴雅风韵,又具隋唐工楷的严谨,比较全面的代表了书写者的书法水平和功力。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是华珊写经堂王承有先生怀着极大的社会热忱,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完成的楷书长卷。该卷“万年红”底,银白小楷,明黄镶边,总长18.3米,字径1.5厘米左右,字迹工稳流畅,骨肉均停,颇具晋唐风韵,是难得一见的书法精品。王承有先生表示,书写新时期的新经典文献,是书法家的新课题,也是书法家的社会责任,写“公报”长卷是为“中国梦”尽了一点心意。
著名作曲家杜兴成先生观看后表示,这是对传统“孝道”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示,不仅是书法展,更是文化展。身着便装的政协委员那仓活佛,参观中不时赞叹:宣传孝道,功德无量。参观后,他在留言中用藏文写下“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并和作者合影留念。这次展览是今年8月颐和园孝道主题书法展之后的第二次孝道书法展,规模宏大,三百多条挂屏,十多个手卷,均创个展之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书作者以深厚的书法功力展示了对传统写经形式的继承和发展,文人气息浓厚。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