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展览资讯 > 正文

素人老兵画家郝向晴的生命纪实展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3-29 来源:中时电子报 作者:吴垠慧

摘要: 18岁违母命从军,翌年跟随国民政府来台,郝向晴在台湾落地生根,65岁公职退休后,郝向晴没去游山玩水,反而开始学画,从未接受美术训练的他,一笔一笔画出生命的故事,被称为“素人老兵画家”,现于国立历史博物馆举...


     原标题:
思母学画肖像 老兵故里情



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大江大海故里情:素人老兵画家郝向晴的生命纪实展”(史博馆提供)


18岁违母命从军,翌年跟随国民政府来台,郝向晴在台湾落地生根,65岁公职退休后,郝向晴没去游山玩水,反而开始学画,从未接受美术训练的他,一笔一笔画出生命的故事,被称为“素人老兵画家”,现于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大江大海故里情:素人老兵画家郝向晴的生命纪实展”。


退休后画画当使命


“65岁前我是公务员,就像在铁轨上行走,不能违规,退休后“轨道”不属于我了,我像蝴蝶一样破茧而出,而画画是最自主、最自由的一件事了”,即使面对心律不整的病痛,郝向晴依然没放弃画笔,“不画图也是会痛与老朽,那我就继续。画画是我的使命!”


郝向晴1930年出生江苏曹甸镇,年少时遇上日本侵华,18岁瞒着母亲从军,来台后曾任陆军八三卫生群指挥官、三军卫材供应处处长、陆军医院院长等职务,65岁退休后开始画图。经历战乱动荡、亲人离散,郝向晴的画作满是对亲人的思念、苦难战乱的记忆以及对人世的透彻。


画纸见苦难战乱史


这次个展精选10多年来的画作约60幅,分为“天伦”、“家国”、“人间”3系列。郝向晴说学画的目的是想重现母亲容颜。年少离家带了父母亲的相片,“人在、照片在”,19岁离乡后天人永隔,相片是思亲唯一的出口。郝向晴花了4年才画完《母亲》肖像,“母亲在我心里有着神圣的形象,我边画边泪流,终于把母亲画出来了。”


郝向晴也画了《渡江》、《南京大屠杀》等中国苦难历史的片段,《渡江》画中湍急河流上漂浮着难民、死尸和烧毁的船只等,境况惨烈。这是郝向晴的宪兵大哥当年的逃生记忆。他说日军进攻南京时,军方下令销燬江上所有渡船,大批难民只能用门板、大木桶等漂浮渡江,溺死无数。与龙应台在《大江大海》书中引用她时任南京宪兵连长的父亲所言:“和几位士兵扛大木头、放在水里,用手做桨,慢慢往对岸浦口划过去”的经历符合。


动物比喻紧密家人


郝向晴认为,军人保护人民,也捍卫传统文化,他在《天职》中以羊、狗玩偶象征人民,戎装披在象征传统文化的明式太师椅上。他的画中常见羊、马、狗等动物,除了象征意涵,在《自传》里(见图,史博馆提供)也比喻紧密的家人。

 

(责任编辑:吴秀芳)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