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再过不久,我们就将迎来狗年。如今,人们喜爱的狗狗种类繁多,别忘了,有一种原产中国本土的狗,曾经风靡欧洲,直到现在也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它就是巴哥犬。
原标题:曾经风靡欧洲的巴哥犬
再过不久,我们就将迎来狗年。如今,人们喜爱的狗狗种类繁多,而就在各种外国狗萌翻众人,柴犬表情包、哈士奇搞笑视频遍布社交网络的时候,别忘了,有一种原产中国本土的狗,曾经风靡欧洲,直到现在也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它就是巴哥犬。
巴哥犬
巴哥犬(Pug),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哈巴狗。在16到18世纪间,随着荷兰商人将这种狗带回家,巴哥犬逐渐来到了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当时欧洲宫廷中,巴哥犬也是狗中明星。并且有趣的是,在1572年,一条名叫 Pompey 的巴哥犬更是被载入史册,因为奥兰治亲王,也就是沉默者威廉所养的这条狗让他注意到刺客的袭击而救了他一命。
William of Orange, Adriaen Thomasz Key, c. 1570–84
而在整个18世纪,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开始变得随处可见,尤其是在欧洲的人物肖像画上。
Domenico Duprà, Bárbara de Braganza, reina consorte de España, 1725
By François-Hubert Drouais, 1761
那几个世纪间,在画家笔下,一条狗伴着一位优雅美丽的女子,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模式:
Gustave Courbet, Nude Woman with a Dog, 1861 - 1862
当然,巴哥犬也不例外:
Louis Michel van Loo, Princess Ekaterina Golitsyna, 1759
François Boucher - A young lady holding a pug dog, 1745
当然,如果一位男画家自己就是巴哥爱好者的话,怎么能错过与其“合影”的机会呢?威廉·贺加斯(William Hogarth)就是其中一位。
William Hogarth, Painter and his Pug, 1745
在这幅自画像中,贺加斯让他名叫特朗普的巴哥犬安静地坐在画像旁边,动物的存在显得更加真实。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条特朗普看出,巴哥犬在那个时候并没有一个十分固定的形象,不同画家的笔下的样子也不尽相同——或许是因为当时的品种及外貌尚未完全稳定下来。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也是一位巴哥犬爱好者。
Francisco Goya, The Marquesa de Pontejos(局部), 1786
很多作品中,巴哥犬作为主角的宠物或者画面一角的陪衬而出现,但也不乏“特写镜头”:
Otto Eerelman, A Puppy Nest
Henry Bernard Chalon, A favorite pug, 1802
“巴哥艺术”在十八世纪的爆发并非空穴来风。在当时的欧洲,对中国或者中式设计的欣赏,是一个重大的审美趋势,特别是在18世纪中叶。从建筑、视觉艺术到家居摆设,收藏家都对中国和远东的任何东西都抱有极大的兴趣。但想要拥有一件来自中国的艺术品,例如瓷器或者家具,成本是十分高昂的。于是人们开始将中式元素融入本地的产品中。而巴哥犬作为有着中国血统的品种,就成了有着相同效果的活体艺术品,体现着其主人的身份与影响力。
François van der Donckt, Portrait of Sylvie de la Rue, c. 1810,
19世纪,巴哥犬来到了美国;而历史上的美国,也发生过这样一场由狗带来的风潮,不过对象不是巴哥犬,而是吉娃娃。20世纪90年代,百盛旗下的快餐品牌塔可钟(Taco Bell)推出了一系列吉娃娃出演的电视广告,吉娃娃的形象迅速变得家喻户晓,掀起了一波领养潮。
当然,若是说到“动物时尚”,狗并不是唯一的主角。19世纪20年代,一只名叫Zarafa的长颈鹿曾经让巴黎甚至整个法国的人为之疯狂,从艺术到时尚都遭到它的“入侵”。
长颈鹿Zarafa影响了当时法国的服饰甚至发型
但可惜的是,长颈鹿时尚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人们对其的热度不到五年就凉透了。而相比之下,无论是统治了十八世纪西方动物界美术史的巴哥犬,还是如今让人欲罢不能的各种宠物狗,似乎都看不到“过气”的那一天:看来,“萌”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Philip Richard Morris, Quite Ready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