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斯·贝克曼以憎恶的眼光看待当时的德国现实,对畸形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抱有嘲讽和否定的态度。他笔下的人物也多半是畸形和病态的,那样愤懑、凄怅而又茫然不知所措的面部表情,实在也是作者内心感情的流露。
原标题:那些real任性的艺术家们
我至今仿佛还看到你的动作
你的美好的艺术成果
椴树,永远是秋季的
你画的湛蓝的湖水
今天还会金光闪烁
难以设想,就连最短暂的微睡
也把我引进你的百花园里
在每个使我惊异的转弯处
迷离恍惚中我寻找你的足迹
我是否走进改观一新的穹窿——
你一手使它变成浩瀚的苍空
为的是冷却我那令人嫌恶的热情?
在那儿我将成为永远安乐的人
闭上那晒得通红的眼睑
在那儿我将重新获得泪的馈赠
——《给一位艺术家》阿赫玛托娃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奥地利绘画巨子,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对于Schiele的喜爱,源于自己职业身份的特性,Schiele大部分画作对人体的抽象刻画,似极了抽象表现风格的服装设计效果图,所以在人体表现上有了通感。
看似无序的线条,却能精准的勾勒出所画人物灵魂深处的表情,瞬间就能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张力。只是专属Schiele的表情,却大多集中在了痛苦,扭曲,讥讽,轻蔑,麻木这类负面情绪中,基本体会不到一丝温暖,安祥,幸福之感。这跟其所处一战前末日继临的灰暗背景息息相关,所以说时代才是造就艺术家的巨大推手。
马克斯·贝克曼出生于德国的莱比锡,逝于纽约。自1980年开始,他的全部作品就越发得到观众的喜爱,在纽约,苏黎世以及巴黎的回顾展出都获得极大的成功。他的早期表现主义手法让位于他的永久风格,即无理性的画。通常风格奇异,运用比喻手法的油画。
他以憎恶的眼光看待当时的德国现实,对畸形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抱有嘲讽和否定的态度。他把客观现实的事物和主观的想象结合起来,采用象征性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表现形式。贝克曼笔下的人物也多半是畸形和病态的,那样愤懑、凄怅而又茫然不知所措的面部表情,实在也是作者内心感情的流露。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