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汉尼马以6500法郎购得《布吕特芬风车磨坊》(Le Blute-finWindmill)这幅画,他坚称这是梵高作品,但艺术界认为他又在幻想。汉尼马在去世的前一年即1984年,将这幅画赠予凡达西博物馆。由于这是汉尼马的收藏,多年来没有人留意到这幅画。
然而,凡达西博物馆馆长柯宁说,最近经过仔细鉴定,证实这幅画“毫无疑问”是梵高的作品。虽然画中人物众多,与梵高的典型画风不符,然而磨坊十分突出,明亮的色彩大胆挥洒在画布上,用的是梵高常用的颜料,也和当时梵高的几幅作品风格类似。
该博物馆发言人说,这幅画是梵高1886年的作品。画中的磨坊是巴黎北区的观光景点,很接近梵高弟弟西奥当年的住处,梵高1886年至1887年居住巴黎期间,经常留连此地。
由于该画是1995年来首度发现的梵高真迹,其价格可能高达上千万美元。
一幅名画,要么认为是真品,被鉴定为赝品;要么认为是赝品,被鉴定为真品,很难有像荷兰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这幅作品前后三次“徘徊”在真迹与赝品之间。3月20日在荷兰海牙KroellerMueller博物馆,梵高这幅画终于在高科技帮助下“验明正身”。
据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等多家国外媒体报道,这幅经历波折的梵高作品是一幅静物写生,描绘了一个插满各种盛开的野花和玫瑰的花瓶,让人不禁联想到梵高举世瞩目的代表作《向日葵》。
纽约时报提到,这幅《野花与玫瑰》是KroellerMueller博物馆于1974年购入的,“当工作人员将这幅画挂上时,招来各方质疑。”梵高博物馆资深研究员对媒体说,2003年,《野花与玫瑰》曾因为画布大小和作画方式被指不是梵高的真迹。随着质疑声渐涨,博物馆不再宣称这是梵高的作品,而是某位匿名人士的画作。
近日,KroellerMueller博物馆终于找到了铁证,因为通过超精细的X光和参考多种文献得出,这确实是梵高不太常用的作画方式。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梵高曾经在给弟弟提奥的信里详细提到过《两个摔跤手》的绘制细节。他在信里拜托提奥帮他买一些更大的画布和特定的刷子、颜料,以及在《野花与玫瑰》上用刷的方式和颜料的使用,都进一步为证明其为真迹给出了确凿证据。
3月20日起,《野花与玫瑰》就将在KroellerMueller博物馆公开对外展出,博物馆方面表示,“今天开始,这幅静物写生作品就可以跟梵高其他伟大的作品挂到一起了。”
当然,有把真品当赝品的,自然也有把赝品当真品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家博物馆一幅梵高画作《男人头像》(Head of AMan)展出了60多年,近日经专家鉴定后才发现并非梵高真迹。博物馆馆长指,会继续展出这幅与梵高同时代的匿名画作。
据报道,该画原以为绘于1886年的巴黎,其后由当今传媒大亨梅铎的父亲基思·梅铎购得,1939年被送到澳洲展出,翌年澳洲当局仅以4000澳元(3429美元)买下。由于人们一直以为是梵高作品,估价高达2500万澳元(2143万美元)。
该画已摆放在博物馆近70年,直至2006年8月,澳洲当局将该画借给苏格兰一间博物馆展出时,有英国专家质疑其真伪,其后由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队鉴证专家化验,证实那不是梵高作品。专家指,该画作绘于1886年,与当时梵高其它画作的风格不吻合,梵高也没有类似模式人像作品,梵高书信中亦从未提及这幅画作。
一向坚称那是梵高真迹的博物馆馆长沃恩只好接受现实,不过,他仍坚称画作亦非“冒牌货”,并表示会继续展出这件作品。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