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拍卖新闻 > 正文

天价成交的明成化青花宫盌真假性遭质疑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0-21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粤军
标签:






明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黄庭坚 砥柱铭





香港苏富比日前天价成交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遭质疑——


近日,一只被称为海外回流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在香港苏富比大拍中以1亿多港元的天价成交,这无疑让海外文物回流热再度升温。然而,鉴赏家张量冠却对这只“天价碗”提出质疑,认为根本不是明代物件,并强调理性对待文物回流热。于是,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质疑——回流文物中到底有没有赝品?我们应对那些“回娘家”的流浪文物持何态度?且看业界专家条分缕析。


正方

鉴赏家 张量冠:

回流文物中

羼杂赝品不容置疑


回流文物中羼杂赝品,在我看来是不容置疑的。某些拍卖行尤其喜欢玩这样的伎俩,譬如这次香港苏富比拍出天价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我就觉得颇有问题。


从看到网上预展的细节照片后,直觉就告诉我,这件东西的画工和底款的写法不对。因为我的家传藏品中,恰好就有一只这样画片的成化青花碗。这只碗,我把玩鉴赏已有二十多年,甚至多次作为教学实物,向前来交流的收藏爱好者展示。我对这只碗的画工特点、细节特征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底款的写法也非常熟悉,而上拍的这件所谓回流的青花碗,却与家藏青花碗的时代特征相距太远了。


文物的回流,总的来说是好事情。不过凡事都有一个度,中国人历史上奉行“中庸之道”,对待文物回流也应该这样,讲究一点方式方法比盲目地竞价攀比更为可取。而且,真正的文物艺术品具有世界性和人类共享性,今天的中国收藏家千万不能再狭隘地认为,必须把流失的中国的文物都弄回来才算爱国。如果在寻求文物回流的路上走得过头,被别有用心的投机集团利用,用假冒文物来欺骗国人,那真是得不偿失!


书画鉴定家 刘建业:

海外的中国文物鉴定水平有局限


可以说,从文物回流开始,赝品就存在了。在一些学术会议上,有的买家直接向拍卖行老总提出质疑,可见赝品的量不在少数,甚至有些经过海外专家审定的作品,我们再过目,也发现不对。这说明,国外的中国文物鉴定水平跟国内还有差距,根本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举例说吧,有韩国友人送来郎世宁的《百骏图》求证,言此卷得自日本,韩国藏界甚为珍视。仔细查看后,我们却发现这是一幅精心制作的假画:首先是画作笔法拘谨,与郎世宁有差距;其次,卷尾钤有“宜子孙”白文印一方,此为乾隆鉴赏印,从来都是与“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成对出现,未见单钤先例,不符合清宫用印规律;另外,题诗中“刑部尚书钱维城敬题”一款甚为荒唐,钱生前最高官阶止于刑部左侍郎,“尚书”是死后追赐的,不可能在他生前出现。


上一页123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