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论调似乎也从香港苏富比战场上内地买家的参与度能一瞥。类似创下纪录的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就是由于两位内地买家郑华星与蔡铭超的激烈竞价。同时,曾对2009年至2011年风云涌现的亿元时代做出巨大贡献的上海买家刘益谦今秋也大举将资本转入拍场。纽约当地时间9月19日,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精品”拍卖会上,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6万元人民币)将苏轼墨迹《功甫帖》拍回。而在10月5日晚,中国嘉德“大观—香港之夜”夜场拍卖中,曾被张大千收藏的南宋杨皇后(杨妹子)的《楷书清凉境界七绝》团扇,在数轮竞价后,最终以2357.5万港元被刘益谦竞得。
对此,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瓷器及工艺品部国际主管仇国仕(Nicolas Chow)也告诉记者,过去数季拍卖较为沉寂的国内买家今季大举回归拍场并踊跃竞投,让不少重点拍品得以回归祖国。
齐白石 松柏高立图
内地 中国艺术品实现三级跳
1993年、1994年,上海朵云轩和中国嘉德举行首场拍卖,中国近现代板块的张大千、任伯年、齐白石一上阵,便以百万元价位定下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坐标。
随后,1995年的北宋张先《十咏图》拍出1980万元,则将中国书画拍卖拉入千万级别。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赵榆告诉记者,与古代书画相比,藏家对同时代的画家更为了解,因此近现代作品也很快在1996年,以傅抱石《丽人行》1078万元成交为标志突破了千万元级别。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历经十余年市场发后,2009年秋拍中国书画板块开始冲刺亿元价位。当时一夜之间诞生多件亿元拍品的拍卖传奇也时有发生。
2009年10月,中贸圣佳秋拍中推出的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1.34亿成交。一个月后,北京保利秋拍夜场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估价为2000万元,经过近40分钟的竞价后,最终以1.69亿元成交。紧随其后的曾巩的《局事贴》也拍出1.09亿元的天价,破国内中国书法拍卖成交纪录。
与此同时,嘉德秋拍“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中,第1451号作品朱熹、张景修等七家(宋元时期)《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烈竞价,也以1.008亿元成交。
至此,中国书画真正进入亿元时代。
亿元大潮最疯狂的莫过于2010年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夜场黄庭坚《砥柱铭》和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其中,黄庭坚《砥柱铭》从8000万起价到4.368亿元成交,从而跻身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而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也以4.255亿元成交,成为目前最贵的中国近现代作品。
内地这股亿元大潮的兴起都是艺术品被金融化的缩影。最高端的藏品由于金融资本的介入成就其天价。
造成此轮艺术品暴涨的原因,一直被解读成大量资金、热钱从股市和房地产流向艺术品市场,艺术品市场也成为继楼市、股市之后的第三大投资市场。事实上,艺术品市场作为第三大投资市场早在前两年便在业内叫嚣。而经由此轮众多天价拍品的诞生,其效应经由传播被放大,变得妇孺皆知。
解读
亿元时代泡沫几何?
疯狂的天价游戏也有戛然而止之时。今年6月北京保利春拍中,傅抱石作品拍卖以来尺幅最大的《云中君和大司命》估价2亿元,竞投者需要办理2000万元保证金的特殊号牌。当晚直到要举行该作品拍卖前,仍无买家办理这一特殊号牌,为此该件拍品撤拍。而另一件有望破亿的《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也在7500万元的价位流标。
这一幕也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上演。今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此前被业内人士估计有望过亿的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盌最终也止步千万级别,拍出7404万港元。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