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赏当代著名军旅艺术家王巨亭先生的人物小品画作,无论身处何嘈杂之境,都能心静如水,陶然忘我。其画中坚贞的青松、清幽的孤梅、潺潺的流水、独钓的老者、天边的祥云,散发着笔墨清逸之气韵
张雄艺术网讯(文/胡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赏当代著名军旅艺术家王巨亭先生的人物小品画作,无论身处何嘈杂之境,都能心静如水,陶然忘我。其画中坚贞的青松、清幽的孤梅、潺潺的流水、独钓的老者、天边的祥云,散发着笔墨清逸之气韵,格调高雅,空灵恬淡,画境有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从容人生,诗意如先生之画:三三两两的雅士或结伴对弈于深山之中,或独自在山林中修禅。有时天空晴朗、骄阳当头;有时鸟语花香、泉水叮咚;有时刮起一阵小风,正好乘兴抒怀;有时则烟雾缭绕,更显神秘与泰然。王巨亭先生将自然、空间、人物三者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朦胧意向的感觉,表达了自然美与清淡的禅境的和谐之音,令人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千古情怀。
王巨亭画作《祥云图》
王巨亭先生之笔墨线条如行云流水,以淡墨晕染主调,用色则如兰之馨香。此幅《祥云图》描绘了两位老者在云雾缭绕的山涧里焚香、读书、品鉴之场景,在崇山峻岭间,金黄色的祥云缠绕在画面之中,格外醒目,这或许是下过雨后的景象,清新、淡雅、吉祥。点点光晕笼罩在金黄色的云朵间,分外诗情画意。读书的高人蓝色的腰带随意散落在石崖上,焚香的高人衣襟也化作几缕“云雾”,他们俩一坐一站,一静一动,虚实互化,只在于心中一片天地,惬意悟道,悠然自得,好像全然忘了周身云雾缭绕。金黄色的祥云时而穿梭于两山间隙之中,深远不见其影;时而从山石中化开,又见山石全貌。《祥云图》之美,在于心境,如人间仙境。
王巨亭画作《人到无求品自高》
除之氤氲,王巨亭先生人物画之静谧令人流连。《人到无求品自高》中,描绘了一位老者独自在江边垂钓。只见他双目垂闭,神情庄严,似乎进入深思冥想之中。王巨亭先生在画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即意在画外,表达的是一种心境。这位老者看似在钓鱼,其实在参禅悟道。他的坐姿与其身后的千年松树形成一种气势,来自于内心的强大。前景用淡漠渲染,一支垂钓的鱼竿纤细而笔断意连,使得画面空灵。人物鲜明的红色与蓝色装饰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充满了趣味、美感与能量。“求而不求 不求自得”,王巨亭先生的作品给人深刻的人生体悟。
王巨亭画作《松下小憩》
王巨亭先生画作虽以“清淡”为主,同时具有中国画之气势美。在其画作《松下小憩》,构图奇趣新颖,王巨亭先生独创的“钉头”松针树俊俏茂盛,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中,展现了坚忍不拔、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悬崖小道上,一位老者带着书童在江边垂钓。整幅图松枝、山石笔墨厚重,老者与山间云雾则以淡墨轻描。繁茂的树枝正长在老者头顶,形成宏伟之气势,全幅点、线、面相融相成,气韵相通,气势一脉相通、一气呵成,具古朴、醇和之美,画面充满了深山精灵欢快的音乐律动,其势令人心旷神怡。
作为一名军旅画家,王巨亭先生肩负更多职责,平时多从事抗战题材的创作,拥有军人热忱与广博的胸襟,同时王巨亭先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在他的人物画中,渗透着仁智、豁达的人生哲学之禅境。宁静、淡泊、纯净、明性、清远,赏王巨亭先生的人物画,心无杂尘,自在了然。
当代著名画家王巨亭
王巨亭,1962年生于河北清河,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美院国画系贾又福工作室硕士研究生班,历任世界美术家联盟中国画艺委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贾又福工作室助理,北京涉外经济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金奖。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学术价值和升值潜力的国画家,并荣获“中国书画十大年度人物提名”称号。作品已被故宫博物院,钓鱼台国宾馆,中央电视台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收藏。曾多次应邀赴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尼、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和交流。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