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張大千一生最受爭議的三大公案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1-11 来源:东方网
标签:


身在台灣的張大千看到這些文章以及老友為自己的辯解不禁老淚縱橫。當然也有學者指出,既然當時的工藝還不能達到內外兼得的水平,那麼張大千就應該將此保留,待后人研究。


用敦煌壁畫敲開巴黎大門


張大千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有一個明顯的界限,1949年之前的他,肆意揮洒著自己的筆墨才情,山水人物都信手拈來,古人風范亦可隨手仿就,直至敦煌臨摹,極盡藝術生涯的輝煌。1949年后,他則周游歐洲列國,急於得到世界的承認,而大批敦煌臨摹古畫,是其在海外一炮打響的最重要武器。


1949年,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隻剩四川一隅,張大千托人爭取到最后一班軍機上的兩個座位,他整理好自己的畢生收藏,帶了四夫人徐雯波和三歲小女兒前去登機,其余家人則留在大陸。


當時,飛機上行李已經超重,嚴重影響飛行安全,閻錫山座位底下放了滿滿的幾箱黃金,眾人正試圖勸說其舍棄一些。張大千坐著小汽車匆匆忙忙地最后趕來,帶來幾大箱的敦煌臨摹壁畫。同機的教育部長杭立武深知這些文物的價值,權衡之下,他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把自己的兩箱行李扔下飛機,裡面有自己畢生的積蓄——20兩黃金。條件是張大千攜帶的這些敦煌壁畫將不屬於他個人,而要捐給故宮博物院,張大千爽快地答應了。


很久之后,杭立武才得知,在用自己畢生積蓄換得的這78幅畫作中,隻有62幅是敦煌臨摹壁畫,其余12幅是張大千的私人珍藏。而后來,張大千又將這些畫作借到巴西、印度展覽。1969年,張大千才兌現承諾,將畫捐給台北故宮博物院。


上飛機前,張大千把他歷年收藏的富可敵國的珍貴古書畫整理了幾大包,卻無法帶走,隻好求助於同鄉好友西南軍政長官張群,張群將此事呈報給蔣介石,最后由蔣的幾位親信分別以個人隨身行李為名,搭乘蔣介石專機飛台。


有人說,那時張大千沒有想到,這次離開大陸竟終身沒有再回來。但從他攜帶的文物珍藏來看,已是倉忙中最充足的准備了。


離開大陸的張大千並沒有選擇留在台灣,而決定南遷阿根廷。


遷居南美的張大千唯恐當地人認為他是大陸逃出去避難的難民,干脆來了一個大手筆,大張旗鼓地在南美洲創建了一個中華文化大本營——八德園。1956年,八德園建成,張大千開始向西方藝壇進軍。


張大千帶著自己在敦煌臨摹的“原樣原色,完全逼真”的五十多幅壁畫作品,來到日本最著名的《朝日新聞》。1956年4月,由《朝日新聞》主辦的“張大千臨摹敦煌石窟壁畫展”在東京銀座鬆屋百貨盛大舉行,其轟動效果從日本直接波及到了歐洲。巴黎博物館的大門被敲開了,展覽一結束,全部畫作即運抵歐洲。


1956年到1966年十年間,張大千每隔一兩年就回台灣或香港一次,但大部分時間都在歐洲從事藝術活動,先后到過英、德、瑞士、比利時等國家的重要城市舉辦畫展,並結交當地藝術界名流。張大千與畢加索會面的故事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張大千不聽朋友的勸阻,叫翻譯直接打電話去預約。見面那天,畢加索特意穿上了正式的襯衫長褲和皮鞋,二人聊了一個下午,還戴上搞怪的面具合影,被西方媒體稱為“中西方藝術的高峰會晤”。


創作中西合璧的大幅潑彩


初到西方時,張大千的創作以水墨畫為主,但水墨畫在西方並無立錐之地,那些在西方堅持使用毛筆耕耘的人都慘敗而歸,張大千隻好改弦更張,全力攻克西方油畫技藝,尤善中西合璧的潑彩創作。晚年張大千改變畫法還因為他“由於眼病的妨礙,早年精細的工筆繪畫已很難再畫了”。


展覽中有幾幅張大千晚年的潑彩作品,其中1965年創作的《瑞士雲山》和1981年《湖山高隱》,由張大千的家人提供,是第一次露面。當時張大千到瑞士辦畫展,他在飛機和火車上的看到這些異域群山,畫下了這幅《瑞士雲山》。潑彩是在潑墨技藝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是一種高度概括的抽象手法。張大千在畫作中對於光線陰暗等方面,加入了西洋畫寫實的手法,是對中國畫的突破。山頭是比較亮的色彩,表現的是陽光照在山峰上,下面又表現了雲層掩蓋下比較暗的山體。畫中使用的都是中國顏色,朱砂,石青,石綠,在墨中摻有華青。


不僅畫潑彩,張大千還熱衷於畫大幅作品,他曾對夫人說,“要想稱得上一個大畫家,必須得畫幾幅大畫才能夠在畫壇上立足。”張大千親自設計了大畫樓,分兩層,長20米,寬10米。樓下兩邊是臥室,有間裱畫室。樓上除幾間儲藏室、一張大畫桌外,便是規模如“體育場”的大畫室。


3×12米的《巨荷圖》“潑墨潑彩”便是在這裡進行:張大千把墨汁倒在一個大盆裡,畫室地毯上鋪滿畫紙。他把磨好的墨汁一碗碗地倒在紙上,把墨全部潑完,隻用了半個多小時,然后將畫室門鎖上讓墨汁自然風干。


第二天把畫室門打開時,隻見映在眼中是一團團大墨疙瘩,柔軟的宣紙也因水浸而皺縮了起來。張大千不慌不忙地又開始一碗一碗地把石青顏料潑在宣紙上,又關上門,繼續風干。


這樣一連“潑”了好幾天,直到數日后,大千指揮兒子葆蘿和弟子們,把宣紙一張一張抬到桌上,然后用筆把每個墨團連接起來,又畫出一朵朵的荷花加以點綴,最后將宣紙拼在一起,《巨荷圖》成了。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