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文人画背后有怎样的中国哲学?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4-24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温新红

摘要: 黄公望的“浑”、吴镇的“水禅”、倪瓒的“幽”、沈周的“平和”、文徵明的“浅”、唐寅的“视觉典故”、陈道复的“幻”、徐渭的“墨戏”、董其昌的“无相法门”、陈洪绶的“高古”、龚贤的“荒原”、八大山人的“涉...




《南画十六观》,朱良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



文人画背后的中国哲学


艺术的感动,哲学的思考,在对生命关注方面,文人画真是表达非常好,其实,中国的传统智慧常常是要用心去谛听的。


黄公望的“浑”、吴镇的“水禅”、倪瓒的“幽”、沈周的“平和”、文徵明的“浅”、唐寅的“视觉典故”、陈道复的“幻”、徐渭的“墨戏”、董其昌的“无相法门”、陈洪绶的“高古”、龚贤的“荒原”、八大山人的“涉事”、吴渔山的“老格”、浑南田的“乱”、石涛的“躁”、金农的“金石气”,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的新书《南画十六观》中,他选择了16位画家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去观照和阐述南画。


南画,指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画。


“要让艺术回归艺术。”朱良志说。他的这本书,不是一般的艺术史研究,也不是对传统绘画的欣赏,而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艺术哲学思考。这本书主要关心的不是画家的社会地位、作画的社会背景,或者画中所体现的历史事件,而是寻找艺术作品到底画什么,寻求文人画超越形式的内蕴。


朱良志告诉记者,中西哲学的背景对他有极大的帮助,没有哲学背景,他不可能作这样的研究,并认为“中国的哲学精神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


艺术的感动,哲学的思考,正因为如此,这本书读起来并不容易,“不是我有意这么写的,是文人画的内容本身极丰富”。朱良志说,其中有一篇他花了8个月时间才写完,甚至怀疑自己的进度是不是太慢了,不过,最终他还是认为文人画及表达出来的内容就很多,想研究透彻,写清楚就要花时间。


在采访过程中,朱良志不断提到自己是“尝试”解读,因为“中国的哲学以及文明”太过于深邃,现在能触及、认识到的还很浅。


“如果我讲的有一点道理的话,对揭示中国艺术的背景、对了解中国传统文明的内核有帮助,那我就非常高兴了。”朱良志说。


绘画的真实,是不是画得很像就是真实的、好的?在文人画家看来,当然不是。绘画不能画表面的真实,而要画内在的真实,北大哲学系教授朱良志称之为生命的真实。


《南画十六观》,朱良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


记者:你开始是作石涛、八大山人研究,这本书所涉及的画家有16位之多,是从什么时候酝酿这本书的?


朱良志:开始酝酿有七八年了。文人画是比较难懂的,喜欢文人画的人大有人在,但真正弄懂的却稀如星凤。学界对文人画的研究也是不够的。


石涛和八大山人是个案研究,我就想沿着这个途径,涉及观念的阐释、史料文献的分析等,以此为基础,作文人画的一般性问题研究。


记者:一般性问题研究是什么意思?


朱良志:我研究的不是文人画欣赏,也不是文人画史。去除了一种表象性的东西,而进入到核心的层面,去追踪内在的意义。研究观念流变的历史,谈的是观念,不是形式,是形式背后的东西。


记者:你说这本书研究的重心定在“真性”,这是你研究文人画选择的角度,还是文人画的特性?


朱良志:所谓真性,不是说文人画有许多性质,我从中选择了它,而是说文人画从北宋发展而来,以这个为最终的目标,是文人画追求的根本价值。真性不是一个可以代替的概念,它是中国绘画的核心。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