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景漂工匠”激活景德镇文化潜力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5-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琤

摘要: 5月18日“本土与景漂——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展”开幕。漂泊在景德镇的外地人被称为“景漂”。本展览展示了300多名景德镇本土和“景漂”艺术家的作品。“景漂”与景德镇传统文化形成了艺术领域可贵的“双赢”。


  原标题:拓展陶瓷版图的“景漂”一族

  周玲 《香缘》 高76.5厘米

   周玲 《香缘》 高76.5厘米 


  “景漂”由“北漂”延展而来,意思是漂泊在景德镇的外地人。在景德镇,这里积淀千年的陶瓷艺术滋润着慕名而来的“景漂”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因为热爱陶瓷而聚集在景德镇。据统计,如今漂在景德镇的“景漂”已达数万人之多,同时,“景漂”族们的新思想、新创意又为陶瓷这个古老的艺术门类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散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魅力。

  5月18日,由江西省文化厅和景德镇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本土与景漂——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展”在北京中国艺术品大厦开幕。本次活动展示了300多名景德镇本土和“景漂”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中,“景漂”与景德镇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与彼此成就,形成了艺术领域可贵的“双赢”,瓷艺术在景德镇的融合发展也引发了业内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八方来的“景漂工匠”

  与传统的景德镇陶瓷展览不同,本次展览作品器物造型丰富多彩,其中瓷板画作品约占65%,器物类作品约占35%,本次征集作品还遴选出一部分精品佳作,在中国艺交所的交易系统进行上线交易。

  透过这些当代陶瓷作品的背后,可以洞见多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艺术与文化的融合、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以及这些融合为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带来的无穷的创新源泉。

  事实上,从古至今,景德镇都不乏“景漂”一族的身影,“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元朝时,景德镇外来工匠最多时达9万人,他们带来了全国各地先进的制瓷工艺,这是景德镇登上世界陶瓷制高点的社会基础,一切与景德镇的包容有关。

  随着近些年陶瓷艺术的飞速发展,“景漂”已经深深地融进了景德镇的创作大军中。前段时间,景德镇市政府成立了专门调研组,对“景漂”现象进行深入调研,并在报告中初步测算,目前“景漂”一族规模已达每年两万多人次,其中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西班牙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艺术家1200人左右,国内其他地区的艺术家3600人左右,其中“景漂”在景德镇购房安家3000人左右(多数为陶艺家),租房、租作坊或店面的5000人左右(多数为陶瓷院校毕业生和周边人员),其他人员流动性较大。目前,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的产值超过6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就业人数超过5万人。

  激活景德镇文化潜力

  “能有这么多人来景德镇‘漂’,其一是因为这里几千年的环境和技术,传统文化资源的积淀吸引了很多人;其二,现在景德镇生活、工作和资源的成本还比较低,服务便利,对于艺术家非常有吸引力。”一位定期去景德镇创作的艺术家表示,在他看来,“景漂”有三类,一是艺术学院的毕业生,真正留下来生活和工作的人群;二是有自己的驻地,会在最好的季节从其他地方定期赶过来创作的一批艺术家;三是“淘金一族”,花钱来此地搜集好作品,或者带一批艺术家过来玩票的票友。“不论目的为何,都为当地的文化生态带来了好的碰撞。”

  本次展览是景德镇本土艺术家与“景漂”艺术家的一次对话与交流,也是陶瓷与其他艺术形式在当代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背景下的融合。

  时至今日,景德镇凭借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的优势,吸引、云集了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大量人才。无论是“本土”还是“景漂”,都让景德镇具备了丰富的陶瓷科教资源、创作资源和人才优势,形成了一个活的艺术宝库。

  “除了本地工匠,‘景漂’艺术家、来景德镇创作的艺术家等外来力量的涌入,可能对激活景德镇的文化潜力更具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礼宾说。

  然而,也有专家认为:“景德镇还有一些保守、传统,还需更加开放、包容。目前市场还是过度追求‘大师’名头,许多作品虽有大师知名,却缺少时代性、缺乏创新意识。希望‘景漂’的思想和能量能真正地融入景德镇的血脉之中,能有更多不同技法和不同材质的陶瓷艺术品涌现出来。”


(责任编辑: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