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他结合了东方式的审美和西方式的意识,着重表现了水墨般的笔触和线条,而不是它的内容;“战争”和“互联网”系列作品又让人们看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人类生存现状的关照,他曾说,“这个世界不是分离的,人与人...
原标题:徐仲偶:以中国身份探索中国当代
出格的书法/格式化的骚动之二
人物名片
徐仲偶,1952年生于四川成都,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副院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现任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曾获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银奖、全国第十一届版画展铜奖、全国第十七届版画展优秀奖、文化部鲁迅版画创作奖、波兰国际版画双年展奖等。其部分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文/陈宁 陈友望
7月26日,“徐仲偶作品巡回展”第二站在浙江美术馆正式开幕。这次展览展出徐仲偶60余幅版画、书法作品以及部分创作手记,其中包括富有中国传统韵味的“花鸟”“书法”“山水”等系列,以及富含当代意味的“城市”“互联网”等系列。
为艺·从中国出发
年轻时,徐仲偶就十分敬仰我国著名国画家、教育家潘天寿。潘天寿先生提出的“两峰论”是他艺术人生中坚定的精神后盾,其中关于“中西绘画要各取所长”的艺术思想带给他极大的启发,使他开始深度研究中国的文化根性,并发掘其精华所在,随之开辟了他用“以中国身份”进行艺术创作的道路。
如今,徐仲偶“以中国身份探索中国当代”的艺术特色成为了我国艺术界中独树一帜的存在。然而人们未知的是,他也曾面临过艰难的艺术选择。当中国美术界“八五新潮”扑面而来的时候,西方现代艺术顺势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不断吸引着当时年轻一代艺术家的视线。徐仲偶坦言,在那个时代,面对欧美艺术进入国内并深受热捧的现实情境,他苦恼过自己的艺术该通往哪一条道路,烦恼过自己是否就该顺应时代,就此投身于全面实行当代艺术创作的大潮。但最后,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开始朝着一个他认定的方向进发。
创作早期,徐仲偶大多进行着写实的艺术创作,其中《川西坝子》和《青龙镇》就是这一时期的两幅经典代表作。《川西坝子》描绘了他热爱的川西大地,虽是本科毕业作品,在当时却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江丰院长的高度评价,之后相继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收藏。《青龙镇》这幅十米长卷,现也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它展现了湘西凤凰古城平凡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被英国观众誉为“伟大的艺术”。
近些年来,徐仲偶的作品风格逐渐从写实转向了写意,尤其是他“以什么的名义”系列作品。从这些艺术之作中,人们可以发现他以抽象的手法,以不同的角度去表现艺术,比如在“书写”系列里,他结合了东方式的审美和西方式的意识,着重表现了水墨般的笔触和线条,而不是它的内容;“战争”和“互联网”系列作品又让人们看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人类生存现状的关照,他曾说,“这个世界不是分离的,人与人也不是分离的,身为艺术家,需要去关注这些现实。”
在当下拥抱世界的时代里,徐仲偶的艺术可谓深刻。在他的刻刀下,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种纯粹又强烈的艺术语言,也是一种敢于突破东西方文化壁垒,一种融合传统意蕴和当代意识的艺术精神,通过他的作品,相信人们能够深切感悟到何谓“中国精神”和它带来的震撼力,感受到“徐仲偶”这位艺术家的价值所在。
为师·以学生为本
身为艺术家的同时,徐仲偶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过去五十年,他坚守着的另一大阵地就是讲台。在这条道路上,他从未因年龄或其他因素而停下自己的脚步,从他17岁开始育人工作的小学到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四川美术学院,再到后来调入的中央美术学院和现在来到的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这些无比丰富的教育经历对他而言都是一笔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教育路线上,徐仲偶始终秉承着潘天寿“美育,为人类精神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的理念。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他提出教育中最根本的要素就是“入心”。一方面,在他看来人心是教育的开端也是全部,因为教育中传递的是人与人之间充满温度、善意的交流;另一方面,他呼吁学校和教师以学生为本,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全的生命格局,尤其需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与自尊心,“这三个破坏其中之一,都可能会对如今饱含灵性的学生造成无法想象的影响”。
关于教育如何衡量,他曾说过朴实的话语,“我教好一个学生相当于打了个平手,教好两个,那等于我多赚了一份快乐。教好越多的学生,我身上的幸福感也越多……”他坚信教育是有力量的,“教育并不是让大家变成同样的人,而是为实现个体的珍贵梦想和展现生命的高贵价值所存在”。
(责任编辑:胡莹)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