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届报名的公共艺术作品,按照各合理的文化归属而非传统的洲际概念,划分为七大板块,具体包括大洋洲17件、东亚和东南亚25件、西亚和中南亚13件、欧亚17件、非洲15件、拉丁美洲13件和北美洲23件,从中选出35件入围作...
原标题:走向“生活美学”的全球公共艺术
◎当今公共艺术秉承的乃是交往性、审美性、介入性和生活性,所以笔者始终把公共艺术作为实现“生活美学”的重要之维,如今中国的公共艺术也已融入全球格局当中,它正在以本土的力量显现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的魅力。
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入围案例《索拉·阿米:编织天空》
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入围案例《灯塔》
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入围案例《感知》
从参加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IAPA) ”论坛到参与近期刚评完的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的对谈会,笔者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公共艺术在全球正在实现的深刻变动。这个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合作主办的国际性奖项,旨在引领公共艺术最新潮流,为世界各地区提供公共艺术建设的范例。
本届报名的公共艺术作品,按照各合理的文化归属而非传统的洲际概念,划分为七大板块,具体包括大洋洲17件、东亚和东南亚25件、西亚和中南亚13件、欧亚17件、非洲15件、拉丁美洲13件和北美洲23件,从中选出35件入围作品,最后每个板块评出一件大奖作品。不少入围作品给人深刻印象,譬如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作品《索拉·阿米:编织天空》用编织的彩色渔网悬挂在海边,重新界定了当地人与海天之间的景观关联;再如来自大洋洲的作品《灯塔》将指引航向的灯塔与海边民居小屋进行了风格融合,改造了奥克兰皇后码头的风景线;来自非洲的作品《感知》在开罗市的某社区街道的房屋墙面进行涂鸦创作,形成了由近及远、由低至高的艺术效果;来自北美洲的作品《100万根“骨头” 》则指向了种族屠杀等暴行的政治话题,进而重塑当地的社会意识与责任机制,这些被遴选出来的公共艺术品的确表征出一种最新的发展趋势。
“地方重塑”作为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的主题,其表述的不仅仅是塑造的进程,而且也应该是重构的过程。实际上,地方性的重塑并不是地域性的重塑,因为如今世界各个地域已经被放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中了,也就是在实现从全球到地方与从地方到全球的对流。国际公共艺术就是在打造这样一个平台,首先,这个平台呈现出一种全球的文化图像,同时,也显现出来自不同文明的智慧。但这只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上呈现出一种文化多样性,国际公共艺术就是当今的文化多样性、多维性、多元性的一种呈现,它把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异质性、不同文化在公共艺术这一平台上的不同之处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来自不同文明与文化的公共艺术,最终实现了一种“文化间性”的互动,也就是在不同文化之间实现真正互通与互用,这一点才是最为关键的。这也是全球公共艺术实现相互交往的价值所在。所以可以说,这个“国际公共艺术奖” ,实乃打开了一个全球的公共艺术的世界。
当今全球公共艺术的历史性变动,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公共艺术?一方面,公共艺术本身就是对于艺术概念的拓展,也就突破了那种强调个体性的艺术的边界,拓宽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当然这是就创造方面而言的;另一方面,对于公共艺术而言,更重要的就是“公共性”问题,恰是这种“公共性”使得公共艺术与民众得以相互接通与互动,这是从接受的另一方面来说的。然而,直到如今,到底什么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仍然众说纷纭,始终没有公论。既然大家仍逡巡在“公共性”上纠结争鸣,这就需要继续加以探索,公共艺术的公共属性究竟该如何来加以理解。通过这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所积淀而来的成果,我想基本上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定位当今的公共艺术:
第一个关键词是“交往性” ,相对的英文就是Communication。这就意味着,参与公共艺术的公众,作为交往的主体,与公共艺术品之间的交往,与公共参与者之间的交往,变成核心的规定。前者是人与物的交往,后者则是人与人的交往,但都是侧重于一种沟通过程。所以,公共艺术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空架子,而是吸纳与吸引民众到其中相互交往。以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为例,那一届获奖的六个作品当中,只有来自中国的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的作品没有强调人与人的交往,当时评委们对这件作品颇有争议,而无论是瑞士艺术家诺特维塔尔设计的《尼日尔建筑》还是德国艺术家格雷戈尔·施耐德设计的《21海滩单元》都将公共艺术的侧重点落在人际交往之上。
第二个关键词是“审美性” ,相对的英文就是Aesthetic。公共艺术的核心功能,就是调动参与其中的人们的各种感官,使得他们能从被动的“接受者”转身为主动的“参与者” 。公共艺术的参与,仍然是一种感性的融入,美学本身就是感性学,然而这里的美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狭义的“静观”的美学,而是一种广义的“参与”的美学。荷兰艺术家马杰提卡·波特尔克参与设计的《厨师、农民、他的妻子和他们的邻居》这件获奖作品,就是将人与人之间感性的交往作为主题来实现的。
第三个关键词是“介入性” ,相对的英文就是Engagement。这一点在当今的公共艺术流变当中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公共艺术乃是对一个社会、一个社区和一个群体的介入,由此,公共艺术就形成所谓的“公共网络” ,在对社会的介入的过程中,反映出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呈现社会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复杂性。如今欧美公共艺术之所以关注后殖民、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等社会前沿问题,也就是在通过公共艺术来对这些问题提出各种艺术的解决方案,而这些问题并不是通过某个艺术家的独立思考而形成的,乃是通过公共的参与而实施的。
第四个关键词则是“生活性” ,相对的英文就是Living。最终,公共艺术的目的,就是让人们经由艺术回到生活。具体而言,这也就是让人们回归到生活世界,但却是通过“艺术公共化”与“公共艺术化”的方式与生活再次衔通。由此,“在公共艺术中生活” ,能够在公共艺术中生活,这才是公共艺术实现的真正目的。公共艺术从未超出生活之外,公共艺术从来就在生活之中。由此可见,公共艺术应该是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结果,因为活生生的生活才是公共艺术最为关键的关键词。
质言之,当今公共艺术秉承的乃是交往性、审美性、介入性和生活性,所以笔者始终把公共艺术作为实现“生活美学”的重要之维,如今中国的公共艺术也已融入全球格局当中,它正在以本土的力量显现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的魅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总执委)
本文图片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提供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