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此次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亮相展出的120件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多达54件,是近年文物品级较高的一次展览。
原标题:“草原王朝——辽代文物精品展”亮相福建博物院
近日,一场极富草原历史文化特色的“草原王朝——辽代文物精品展”,亮相福建博物院展厅,共展出120件珍贵文物,其中仅一级文物就达54件。
辽代(907—1125)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共218年。“契丹”可解为“镔铁”,乃民族之号;“辽”则国号,得名于辽水。契丹文化上承李唐,下启金元,中交北宋、西夏,礼法中原,南北交融,兼通西域,呈现出“胡汉和谐建中华,兼容并蓄一枝花”的态势,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作为契丹民族的故乡,留存着一系列契丹人的城市遗址与精美文物,这些文化遗产真实地再现了契丹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特色鲜明的丧葬制度以及兼容并蓄的文化风采。
高翅鎏金银冠(公主)
此次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马背上的民族”,通过龟趺石墓志、鸡冠壶、骨鸣镝、云纹鎏金铜马具等文物,展现了当时契丹人的历史文化、游牧习俗和政治制度;第二部分“绚丽多彩的文明”则通过各种具有唐风宋韵、异域风情的瓷器、金银器、衣饰,在展现契丹民族真实生活和工艺水平的同时,反映出了契丹人与中原、突厥、西域和中亚的交流碰撞;第三部分则通过各种佛像、祭器和陪葬品,全面展示了契丹人独特的宗教文化和面对死亡的精神观念。亮相展出的120件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多达54件,是近年文物品级较高的一次展览。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一首流传千载的契丹歌谣,描绘了辽王朝的缔造者契丹族生活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比如此次展出的鸡冠壶,就是模仿皮囊容器烧制的辽代特有器型,常被作为辽代墓葬断代的重要依据。游牧民族的生活用具多是皮具和金银器。因此在他们从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过渡之初,陶瓷器型也多半仿造金银器、皮具的形制。这样的器具,不但展现了契丹民族的游牧习俗,也体现了他们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动物形玉佩
被称为“契丹文化奇迹”的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公里斯布格图村西的山南坡上。198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为配合青龙山镇水库建设,对沉睡地下千年的合葬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取得了令人惊叹的重大发现。墓中出土文物一千余件,包括精美的金银、陶瓷、玻璃、木器、玉器及珍珠、玛瑙、水晶、琥珀制品。最令人感动的是与一般合葬墓不同,这对夫妻去世后依然依偎在一起。据考古人员介绍,墓室被开启时,公主平卧在尸床左侧,驸马在右侧(后入葬),两人从头到脚都穿戴着契丹皇族独特的葬服。本次展出的动物形玉佩、高翅鎏金银冠、金花银枕、金面具等,精美绝伦,独具特色,反映独特的契丹皇室的审美情趣、工艺水平以及墓葬习俗。如其中的高翅鎏金银冠(公主),发现时戴在公主尸骨的头部。器物整体呈高筒形,在半球形的冠筒两侧有对称竖立的翅膀状叶片。两侧立翅高耸,看起来很像鸟飞翔时展开的双翅,上部成弧形,下部底边与冠体一同嵌入冠箍夹层中,周边用银丝与冠箍缝缀。冠正面和两侧立翅镂空并錾刻火焰宝珠、凤鸟和云纹等花纹,冠顶缀饰道教元始天尊像。陈国公主的伯父辽圣宗以及叔父耶律隆裕都是虔诚的道教信徒,道教人物的装饰反映了道教在契丹皇族中的传扬。此类金银冠在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贵妇中是一种时尚,而陈国公主的这件鎏金银冠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风格,又保存完好,极为难得。
据悉,此次展览是由福建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联合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多伦县文体旅游广电局文物中心协办。展期到3月28日。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